一、基本情况
于海燕,女,汉族,1973年生,山东东营人。博士,副教授。
二、教育背景
1991.9-1995.7 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石油地质,获工学学士学位。
2004.9-2007.6 就读于桂林工学院(现桂林理工大学),矿物学、岩石学、矿床学专业,获理学硕士学位。
2011.9-2016.12 就读于南京大学,矿物学、岩石学、矿床学专业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
三、工作经历
1995.7-2004.3 胜利油田,工程师;
2007.6-2016.12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,讲师;
2016.12-2021.11 桂林理工大学,讲师;
2021.11-至今 桂林理工大学,副教授
四、教学成果
(一)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
本科生课程:珠宝首饰市场,珠宝首饰评估与销售技巧,宝玉石矿床学,岩矿测试
(二)承担的实践性教学
宝石商贸实习,营销应用实习,宝石包裹体实验,钻石学实验,大型仪器测试实验
(三)教学研究课题
1. 2017年,校级教改课题:“网络环境下珠宝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—珠宝网络营销模拟交易平台”。2017B03,主持,已结题。
2.2020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课题:“基于三维图像技术的高校“结晶矿物学”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”。2020JGB213,参与,已结题。
3. 2022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课题:“新媒体背景下普通高校珠宝首饰直播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”。2022JGB209,主持,在研。
(四)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
1. 于海燕.《珠宝职业经理人-珠宝学历教学的新方向》,高校教育研究,2008.17。
2.于海燕. 《金属首饰材料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》,科技创新导报,2009.11
3. 于海燕,阮青锋,廖宝丽,李东升,曾未来,李晓君.珠宝专业营销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创新——校企合作共建珠宝营销实训实验室[J].高教学刊,2017,(08):130-131.
4.于海燕,浅谈珠宝高等教育与珠宝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[J].高教学刊,2018(22):187-191.
5. 海燕, 阮青锋, 沙鑫,等. 基于OBE理念的《大型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[J]. 科教导刊:电子版, 2020(21):2.
五、荣誉和奖励
1. 2017年,“珠宝首饰营销学“课件,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课件比赛三等奖。
2. 2018年,“珠宝首饰评估”课件,获得全国信息化大赛课件组三等奖。
3. 2019年,“大型分析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”课件,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课件比赛三等奖。
4. 2019年,“红外光谱仪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”课件,获得全国信息化大赛课件组三等奖。
5. 2021年,桂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二等奖。
6.2022年,第八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等奖,排名第三。
六、学术研究
(一)主要科研论文
1.Yu Haiyan,Wang Rucheng,Guo Jichun,Li Jiagui,Yang Xiaowen,Study of the minerogenetic mechanism and origin of Qinghai nephrite from Golmud, Qinghai, Northwest China,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,2016, 59,1597-1609.
2.Yu Haiyan,Wang Rucheng,Guo Jichun,Li Jiagui,Yang Xiaowen,Color–inducing elements and mechanisms in nephrites from Golmud, Qinghai, NW China: Insights from spectroscopic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es, Minera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Sciences, 2016,11,313-325.
3.于海燕,阮青锋,廖宝丽,李东升,《青海不同矿区软玉地球化学特征及Ar-Ar法定年研究》,岩石矿物学杂志,2018,37(4):655-688。
4.于海燕,阮青锋,廖宝丽,李东升,《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特征》,岩矿测试,2018,37(6):626-636。
5.于海燕,阮青锋,廖宝丽,李东升,《应用元素分析-电子顺磁共振能谱研究不同颜色青海软玉致色元素》,岩矿测试,2019,38(3):1-7.
6.于海燕,贾宗勇,雷威,《中国软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》,现代矿业,2019,35(3):13-17
7.杨育富, 于海燕*, 张良钜,等. 湖南香花岭绿色萤石稀土元素特征[J]. 现代矿业, 2019, 35(6):64-67.
8.于海燕, 王雨娴, 雷威. 中国古代耳饰分类及发展历程研究[J]. 文物鉴定与鉴赏, 2019(5):3-16.
9.邓晴晴,于海燕*,王雨娴,雷威.中国软玉首饰的时代特征及演化动因研究[J].文物鉴定与鉴赏,2019(09):38-43.
10.于海燕,阮青锋,蓝叶,沙鑫. 同位素技术在透闪石玉成矿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[C]//.2021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文集.,2021:208-215.DOI:10.26914/c.cnkihy.2021.059462.
11.邓晴晴,于海燕*,施光海,洪路兵,杨春丽,黄金婷.桂林水磷铝铅矿与磷氯铅矿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[J].中国宝玉石,2021(S1):9-21+38.
12.蓝叶,于海燕*,阮青锋,沙鑫,易泽邦,杨育富.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[J].桂林理工大学学报,2022,42(01):55-62.
13.张可轩,于海燕*,李炳峰,蓝叶.斜硅石与土耳其蓝玉髓颜色成因的关系[J].超硬材料工程,2022,34(03):61-66.
(二)授权发明专利
1.一种青海烟青玉颜色变浅的方法,专利号:2017103341957。
2.一种青海青白玉颜色变浅的方法,专利号:2017103342038。
(三)科研项目
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桂西碳酸盐岩区水晶矿的成因特征研究,41962004,2019-09-01--2023-12-31,42万,参与,在研。
2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 磷灰石原位微区元素、Sr-O同位素对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制约:以贵州泥堡金矿为例,41963004,2019-09-01--2023-12-31,41万,参与,在研。
3.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:与基性岩有关的透闪石质玉成矿物质来源研究-以广西河池大化玉为例,2020GXNSFAA159167,2020-06-30--2023-07-01,10万,主持,在研。
4.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:桂北龙胜新元古代硅质岩地球化学、硅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研究,2022GXNSFBA035595,2022-04-14--2025-03-31,8万,参与,在研。
5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青海三岔口两种成矿类型透闪石玉成矿机理研究,42262006,2022-09-08--2026-12-31,33万,主持,在研。